联合防空作战与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
来源:人防指挥信息科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6日
在联合作战的信息化战争中,联合防空作战首先要研究的重中之重的课题,因为不管是北约对南联盟的“非接触式”战争,还是美英发动的“不对称式”的伊拉克战争,面临的首先都是空袭与反空袭作战。虽然最近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放弃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防空作战中,空袭与反空袭,仍是首要的作战形式。而在联合防空作战中,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一、联合防空作战中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地位与作用。
人民防空重要目标,是指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战争进程、防空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影响的目标。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防空作战重心将围绕重要目标而展开,对重要目标防护的结果,特别是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持战时经济运转,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因此,人民防空重要目标在未来联合防空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一)科学划分人民防空重要目标
确定城市重要目标,要按照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大小,充分设想遭敌空袭可能带来的影响,区分情况,分类排队。根据敌“五环打击”理论和城市防空建设的实际,笔者认为,城市重要防护目标应按五类进行细化。第一类,直接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枢纽。主要包括人民防空作战指挥部和新闻通信枢纽等指挥控制中心类。这类目标中,防空作战指挥部和首脑指挥工程,是组织城市防空作战的核心,是确保指挥稳定的关键,亦是敌空袭的重点,一旦遭敌空袭,防空作战行动将陷于瘫痪,必须作为重中之重加以严密防护。而新闻通信枢纽等重要目标,则是我舆论宣传阵地,直接影响到民心士气,关系到民众倾听政府声音,关注战争进程,防止敌方进行心理战,也必须加以严密防护。第二类,直接影响战争进程的极具战争潜力类,指城市重要的军工、电子、钢铁、冶金、机械等大型企业、科研基地等。这类目标,因为具有战争潜力,一旦遭袭,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第三类,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包括大型油库、水厂、电厂、配气站、大型气罐站等。这类目标中,水厂、电厂和配气站,是保障居民生活、维系城市正常运转,以及支援作战的命脉,遭敌空袭后,会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度困难,直接关系到全民的抗敌意志和信心,在同类目标中,应作为重点加以防护。第四类,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物品库类目标。主要包括化工企业、化学品库、核电基地和武器库等。这类目标旦遭到空袭,将产生不可估计的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第五类,重要交通枢纽。主要包括机场、港口和重要桥梁等。这类目标防护应以机场和跨河桥梁为主,确保部队能够顺利机动。
(二)慎重确定人民防空重要目标
鉴于在未来联合防空作战中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慎重选定人民防空重要目标。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急剧扩张,各种重要目标林林总总,数量膨胀。而由于其性质和地位不同,或因受防护手段及防护能力之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重要目标全部作为人民防空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种类型的重要目标,在各个城市、不同地区其战略地位也不可能一样。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确定为人民防空重要目标:
一是掌握控制战争全局,直接影响战争胜负;二是能制约战争进程,具有较强的战争潜力;三是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四是易产生次生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是重要交通枢纽,影响部队行动;六是国家或城市的重要的军工、科研基地;七是联合防空作战中起关键支撑作用。
(三)合理规划人民防空重要目标
未来联合防空作战,人民防空重要目标将是敌空袭和我反空袭的焦灼点。当前,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都把军政首脑机关建成高楼大厦、富丽堂皇,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设”,很少考虑到未来反空袭作战中的对抗能力,早已成为敌方所定位;很多具有战争潜力或重要的生命线工程都是集中规划,集中建设,成为“工业园区”、“xx基地”,一旦战争来临,防护能力十分薄弱,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防护能力。因此,平时,各级政府应当合理规划人民防空重要目标。一是对指挥控制中心类人民防空重要目标要建在地下、山中,必须加强保密工作;二是具有战争潜力的军工企业或大型的钢铁、电子、机械等人民防空重要目标,要分散配置,尽可能地建在山区或乡下;三是对于影响国计民生的企业工程,要多建设备用工程或地下工程;四是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在规划时就必须考虑未来战争影响,尽量远离城市或居民密集区;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平时要储备足够的物资器材,保证防护和抢修所需。
二、联合防空作战中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防空重要目标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且位置固定。而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作战样式巨大变革和多样化,大量高技术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使得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也面临着日益严竣的挑战。
(一)日趋透明的未来信息化战场,使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隐蔽伪装将更加困难
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高技术武器广泛应用,各种侦察监视器材星罗棋布,构成了航天、航空、地 (水)面一体化,白昼、黑夜全天候,陆、海、空、天、电全维,光学、雷达、电子、声学多手段的侦察与监视网络,使战场环境日趋透明,能够对各种目标进行发现、识别和定位,引导空袭兵器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能够及时对空袭效果进行评估。在北约发动的对前南联盟战争中,“不接触式”作战方式已经充分证明,未来城市防空作战,重要目标隐蔽将更加困难,遭敌空袭摧毁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我重要政治、军事目标,港口、机场、重要的交通枢纽等,目标固定,暴露征候显著,战前很容易也可以说早已经被敌侦察锁定,战时易遭敌精确火力打击,使这类目标被毁伤的概率相对更大。前南联盟的众多工程、大型企业,都是由美国人设计并帮助建造的,美国人有其众多的资料和文件,锁定其重要目标轻而易举,这也是南联盟没有想到的!前车之鉴,我们必须注意!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领域也日益深入,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重要目标保密工作。
(二)打击实时精确的高技术空袭兵器,使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遭受威胁更加严重
信息技术与火力打击系统的有机融合,使空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隐形飞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高技术兵器的广泛使用,不仅使空袭命中精度高,而且还有其不易发现的独特优势,尤其是美国最近空天飞机的试飞成功,给空袭打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临空轰炸、近距离发射的空袭作战样式已转变为超视距打击的非接触性作战,二战时德国对伦敦的狂轰乱炸空袭模式已被“外科手术式”、“斩首式”所代替,空袭作战的打击精度大幅度提高。未来联合防空作战,需要重点防护的目标众多,既有防空作战指挥部、雷达、飞机、导弹、武器库等军事目标,又有油库、水厂、电厂、机场、港口和重要桥梁等民用目标,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同时,指挥机构、交通枢纽、传媒机构、水厂、电厂和大型工业设施等重要目标,自身不具备防护能力,战时也不便于转移、伪装,极易被发现和摧毁。
(三)信息化战场电子战、网络战成为作战主要方式,人民防空重要目标信息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也是网络世纪。信息网络在城市空间无所不在,不管是政治、军事、经济,都具有很强的信息网络依赖性。而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电子战、网络战将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之一。联合防空作战综合信息系统更需要信息网络支持,诸多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都是高技术产业,其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更是离不开信息网络,如军工科研基地、工业生产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金融系统、新闻传播系统等主要依靠信息网络来高速运转,而信息网络本身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信息系统节点较多,有许多可利用的侵入途径和可攻击的“信息漏洞”;信息具有共享性和扩散性,在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上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干扰、滥用、遗漏和丢失,甚至被泄露、窃取、篡改和破坏;重要目标一旦受到信息攻击,将导致运转受阻,功能受限,甚至会整体瘫痪,难以运行。未来联合防空作战,围绕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与使用的信息对抗必将日益激烈,制信息权必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信息战必将贯穿于整个防空作战的全过程,成为重要的作战样式。因此,做好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信息防护,切实维护信息安全,防敌“软”杀伤,是联合防空作战的重要内容。
三、联合防空作战中提高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能力的措施
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是联合防空作战的重要内容,防护是保护重要目标和保存战争潜力的基本手段。随着侦察技术和精确打击技术的发展,防护的难度空前增大,必须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以取得联合防空作战的胜利。
(一)战前科学组织转移疏散,降低发现打击机率
战争来临前,必然有一定的征候。为加强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战前必须科学计划,及时组织转移疏散,以减少敌发现打击机率。一要合理疏散。对可搬迁、转移的重要目标或关键设备、物资,以及易产生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工厂和仓库,应在战前尽早搬迁、转移至市区外安全地域、山区或利于防护的地区,或转入地下坚固的人防工事;把精密设备、贵重装备、药品和粮食等搬迁转移到坑道工事掩蔽起来;把危险品库、大型油罐、气罐,原则上全部转移、排空,力争做到“零”库存。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二是加固防护。对不易搬迁、转移的重要目标,或对重要目标中的一些重要设备、设施、车间、仓库等在临战前或战时采取局部或整体加固、应急附加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防炮击、防火、防洪、防倒塌撞击等。如在战前加固厂房车间的主体结构;在重要设备周围堆放沙袋、覆土或设置防护棚架、防护屏障、防护网罩等;在可能遭受洪水次生灾害威胁的厂矿企业或重要厂房、车间、仓库周围构筑防洪围堤或加高、加固原有堤坝等,并应在伪装防护上做足文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敌方对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发现率和打击率。
(二)战中多法并举加强防护,提高整体抗毁能力
面对精确武器打击的严重威胁,战时,必须多法并举,加强防护,提高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的整体抗毁能力。一是加强伪装,隐真示假。具体而言,使用制式和就便器材,大量设置假目标、假阵地,迷惑敌人;对重要目标和生命线工程,应结合所处地域和建筑布局特点,采取制式和就便器材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运用植被、变形、变色、变温、迷彩、设置假目标、施放烟雾、外墙喷涂防红外侦察涂料等手段,隐真示假,以骗求存,使敌虚实难辨,实现目标防护的目的。二是设障干扰。就是在敌来袭的主要方向、重点地区采取空飘金属箔条、设置宽幅布带及施放烟幕、气溶胶等方法,形成迷盲和遮蔽性的“软”屏障,使敌难于侦察和突防;在敌空袭兵器来袭的主要方向或重要目标周围设置gps干扰装置,积极干扰敌空袭兵器,使其偏离预定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三是加强网络防护。联合防空作战人民防空重要目标网络防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防止敌通过计算机网络入侵或降低其破坏程度。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进行信息网络建设时,必须或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和国产软件!因为外国的高科技对中国都有出口限制,在其核心设备尤其是cpu都留有后门,包括我们日常运用的微软中文版操作系统!除此之外,人民防空重要目标加强网络防护时,应利用软件“防火墙”,通过合理的管理配置,抗御敌网络攻击;利用网络监控响应敌入侵行为和各种非法访问,在拒绝访问的同时上报警告;利用各种手段对重要信息进行隐藏或加密,使敌方即使进入我计算机网络系统,也难以获取有用的情报。加强网络防护还应运用网络“示假”来对抗敌网络攻击,通过网络制造假信息,故意暴露仿真信息,采取设置圈套、构造诱骗空间和采取欺骗性的网络动态配置等方法,达到信息防护的目的。
(三)战后及时消除空袭后果,开展自救恢复生产
战后及时消除空袭后果,努力开展抢通抢修,尽快恢复生产,保持战争潜力,是提高人民防空重要目标能力的重要措施。一是组建精干过硬的人防综合专业队伍,这是加强重要目标防护的关键环节。在科索沃战争中,前南联盟的诺维萨德石油化工公司遭到多国部队3次巡航导弹袭击、2次地毯式轰炸,仅伤亡2人,并且在战后72天就恢复生产。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他们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一支过硬的综合防护专业队伍,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战前防护任务和快速有效地实施了战后抢修行动。现代多次战争证明,不管是哪类重要目标遭到袭击,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多样的,不是哪一支单纯的防护专业队伍所能消除得了的,必须依靠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高素质的综合防护队伍。二是组建新型的高新技术专业防护队伍。现代人民防空重要目标技术含量高,实施防护和遭敌空袭破坏后抢修难度大,只依靠传统的七支防护专业队伍,远远无法满足防护需求。因此,我们要针对实际,及时组建伪装设障、信息对抗、网络防护、引偏诱爆等新型的技术型专业防护队伍,才能在未来联合防空作战中对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防护和抢修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实行合理划分防护区域,综合配备防护队伍。这是提高重要目标防护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部署防护力量的基本依据。具体考虑是,对于点状目标,应根据城市人防工事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容量,以及交通等情况,以“块”的形式加以确定。如以某一可供执行消除空袭后果任务的防空合成专业队隐蔽的防空地下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将附近数个重要目标包含在其中,组合成一个防护区域,这样划分便于指挥协调。对于面状集群目标,如大型化工企业、发电厂、机场、港口等,均达几百万平方米甚至更大,应单独作为一个区域,在抗击、伪装防护和抢险抢修力量部署上统筹考虑,这样有利于目标的整体防护。通常情况下,防护区域内应建立防护指挥机构,配置防护力量,储备相应的物资和器材。要根据目标区的性质和遭到空袭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科学编组各种防护力量,并明确其配置位置和主要使用方向,在人民防空重要目标遭袭时,就能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就能及时消除空袭后果,最快恢复生产生活,保持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