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基本任务和特点
来源:人防指挥信息科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8日
从美国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已经证明,以信息化突袭为主要作战样式的局部战争,其打击的重心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重要目标上,其中就包括重要经济目标,空袭城市重要经济给受袭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进而成为军事强国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因此,能否有效组织和调控人民防空力量,对重要经济目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与手段,关系到人民防空斗争的胜败,决定着国家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的基本任务是,使用人民防空力量,采取打防结合等多种综合措施,破坏敌人空袭企图,防范重要经济目标遭袭和减少重要经济目标损失,以稳定社会功能,保存战争潜力。
(1)抗击敌空袭兵器袭击,确保重要经济目标对空安全
使用防空兵器抵御和打击空袭之敌的作战行动,是破坏敌空袭,确保重要经济目标对空安全的有效方法。抗击作战有两种目的,一是通过地面防空火力抗击,歼灭空袭之敌的有生力量,削弱空袭之敌的攻击锐势,彻底粉碎敌人空袭的企图;二是通过地面防空火力抗击,分散空袭之敌注意力,干扰空袭之敌行动,使之不敢肆无忌惮地进行空袭,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从而破坏其空袭计划,粉碎其空袭的目的。
民兵防空作战力量,通常部署在重要的目标附近,遂行近距离火力抗击作战任务。近距离抗击是指使用近战防空武器和手段,对突破城市外围远距离抗击火网的敌空袭兵器实施的抗击行动。近距离火力抗击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高层建筑物多,不便于发挥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建立完善的防空火力配系难度大功告成二是城市市区近距离火力抗击空间小,建立起纵深梯次、层层抗击的部署难上加难三是城市的重要经济目标明显,敌空袭方式手段多,破坏性大,保存军力和战争潜力难度大功告成四是防空袭作战的预警时间相对比较长,为有针对性地抗击敌空袭兵器创造了条件。
近距离火力抗击作战的时机是,只要敌空袭兵器进入城市上空,民兵防空作战部分就要主动创造条件,对敌空袭兵器实施火力抗击。人民防空指挥部在组织指挥民兵防空部队抗击作战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民兵防空作战指挥机构,及时、准确掌握与传递空情;二是要利用便利的通信保障条件,实施灵活、高效的指挥;三是要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灵活运用分火抗击、临机抗击、集火抗击等战法。
(2)采取多种防护、抢修手段,维护重要经济目标功能 的正常运行
防护是为了免受或减轻敌空袭破坏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要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之敌侦察器材众多、侦察技术先进,加上空袭之敌先进的通信手段和快速反应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意味着“发现即被摧毁”。若不能采取多种有效防护措施,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生存能力,便会失去人民防空斗争的持续能力,无法完成人民防空袭任务。因此,必须组织民兵技术分队、人防专业队、各种社会力量,充分运用扰、迷、骗、藏等式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防护手段,对重要经济目标实施综合严密防护,以确保重要经济目标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在敌突袭兵器主要来袭方向上,使用信息防护力量实施电子干扰;在敌空袭兵器可能突袭方向上,使用工程防护力量设置空中拦阻钢索、空飘雷、烟雾、气溶胶等障碍在各重要经济目标附近设置各种诱饵;将重要设备转入地下或进行严密伪装防护。
抢修,是对遭敌空袭破坏的重要经济目标实施修复而采取的补救行动,也是恢复城市机能的积极有效行动。信息化条件下,敌人空袭兵器先进,命中精度高,破坏威力大,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恢复被害人空袭破坏的重要经济目标,就会打敌社会有序活动链,阻碍人民防空袭斗争的持续进行。因此,必须组织民兵应急分队、人防专业队、各种社会力量,充分运用人力资源丰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众多的优势,在统一组织和领导下,严密组织、协同配合,在敌空袭的间隙或突袭后,迅速对被毁目标实施抢修,以确保重要经济目标功能的发挥。
(3)消防灭火
敌空袭重要经济目标后造成的火灾,是最常见也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灾害,它可以毁灭大量的物质财富,也能够伤害人员。火灾破坏的因素包括:遮挡视线;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反应,易产生消极影响等。消防灭火是一项时间紧迫、要求严格、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形成更大面积的火灾,给居民、物资、设施等带来重大损失。因此,要求消防灭火力量行动必须迅速。消防灭火任务主要由人民防空消防专业队完成,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与支援。
组织消防侦察是实施消防行动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确定火灾的地点、面积和边界,蔓延的方向,危害程度,有否水源和水源状况,以及前往火灾地点的通道等。消防灭火通常包括阻火、设立隔火带、封锁火道、熄灭余火和看守火场等阶段。阻火,是指使用灭火器材消除火源,封锁火道,通常指在火场的边缘地带压来明火燃烧(阴燃)的火源,防止再次发生火灾和火灾蔓延,这是最繁重的工作阶段;熄灭余火,是指压灭燃烧区内的余火源防止继发性火灾;看守火场,是指对已经灭火的地方进行警戒。
灭火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水和化学物质实施灭火。用水灭火时,可以使用轮式水泵和洒水洗灌机,以及应用专门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水泵车、消防水车、灭火喷射、机动水泵站和其他器材。各种泡沫灭火装置属于化学物质灭火器材。灭火作业中,还要使用钩杆、铲锹、斧子、铁棍等辅助灭火工具。此外,一些就便器材、材料、如石棉片、帆布、厚实织物、被褥、盖布、沙子、泥土等,都具有较好的灭火效果。
(4)消除核、生、化沾染
敌在空袭时,可能会使用战术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使人员、建筑物、工事、运输工具和技术装备,地面、水源和食品原料等受到放射性物质、毒剂和生物战剂的沾染;也有可能使用常规武器轰炸化学品仓库、化学工业企业,使有毒气体、液体泄漏造成次生灾害。
遭敌核、生、化袭击后,应迅速组织力量,准确查明受损、受染情况,及时组织洗消等力量消除核、生、化沾染。消除核、生、化沾染行动,必须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快速反应。应充分利用敌空袭间隙,本着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把交通枢纽和情报、通信、指挥设施的恢复,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粮等生命线洗消作为重点。消除沾染的目的是防止危害扩大,降低、控制人员伤亡,忙恢复城市功能等。消除沾染、消毒和来菌工作主要由人民防空防化防疫和医疗救护专业队共同完成。同时,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人民群众,在条件和能力许可的条件下,也要投入到消防沾染的行动中来。
防化洗消是消除受染人员、物体表面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物质的行为。为了排除对人员伤害的可能性性,通常需要首先查明各种有毒物质的各类、浓度及传播方法;查明放射性烟云的特点和扩散方向;判定使用毒剂的传染病病原体的种类;标明辐射沾染区、化学毒剂沾染区及细菌污染区的界线。在此基础上组织防化专业队伍实施有毒化学物质洗消。
消除沾染是消除运输工具和技术装备,建筑物和工事,地面、水中、衣物、人休表面沾染的有害物质。其目的在于恢复运输工具、技术装备的准备程度,恢复在毁伤区执行救生和抢险修复任务人员的能力,解除有害物质对人员的伤害。人民防空洗消,一般采取开设洗消站和机动洗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洗消站是对受染对象实施集中全部洗消的专门场所,可按计划在重点地区预设或紧急设置。机动洗消,是运用洗消车机动喷洒消毒液洗消和运用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器材赶赴受染地域洗消。
消毒是把毒剂分解成无毒物质并从受染物体表面除去。目的在于使染毒程度降到允许的标准。消毒借助的专门技术设备有盛有消毒剂、水、有机溶剂、洗涤溶液的消毒器和喷洒车等。
灭菌是在敌人使用生物战剂的情况下,在外部环境中消灭传染病原体。
(5)开展反特除奸活动
从空袭规模、强度和威力上讲,信息化空袭大大超越了传统空袭,给重要经济目标所造成的毁伤也空前提高;敌特分子、变节反叛分子的破坏和捣乱,将极大地影响居民心理和社会的稳定。通过有组织的群防群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目标和重点人员的监控,以及积极积极组织引导、教育居民,全力保护重要经济目标,不仅能有效遏制敌特、奸细的破坏和捣乱,还能起到稳定居民心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
严防敌特破坏、保持战时社会稳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团结一致的民心花怒放二是要有反敌特组织、治安专业队伍和群防群治的社会团体。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分空袭兵器在各种侦察器材和地面特工及反伊倒萨人员的配合下,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空袭,给伊拉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工业损失达1550亿美元,能源、公共设施损失85亿美元,建筑损失650亿美元。同样,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78天空袭中,除动用先进的侦察器材外,还派遣地面特种作战部队、利用阿族情报人员及塞族变节分子给北约空袭部队提供重要经济目标的情报,对南联盟境内的重要工业企业、交通和生活等基础设施进行猛轰滥炸,绝大部分目标革命派到严重破坏,直接还导致许多次生灾害的蔓延;不仅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还因断水、断电、断气、交通堵塞等使居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仓储物资及通信、新闻与主要工业设施的严重破坏,导致社会机体功能紊乱,以致于居民心理恐慌、意识错乱和行为反常。与此同时,各种敌对分子乘机捣乱,散布谣言,资敌破坏,制造混乱,不断加剧居民心理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动荡。
反特除奸、维持居民的安定团结,是确保防空袭中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因素。进入战时状态后,受敌空袭威胁影响和各种反、乱分子破坏捣乱,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与平时相比,会有很大的区别。心理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急躁、不安、紧张、过敏等到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语无伦次、心神不定、坐卧不安、颠三倒四,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甚至因反应过急而出某些不计后果的蠢事。在人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感奋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确保居民心态稳定、行为理性,关系着防空袭斗争的胜利。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人民不畏强敌、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想方设法反特除奸、守卫家园、保卫祖国,表现出良好的民族精神和心理素质。可见,加强防空袭中的反特除奸行动和强化居民的平时训练,可强化居民就会敌空袭的心理准备,并做到在敌人大规模空袭下处乱不惊、斗志不减、秩序井然,从而保持战时社会的相对稳定。
2、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特点
(1)防护力量薄弱与防护对象点多面广的矛盾突出
在人民防空袭中,除国家明确的重要城市外,大部分城市只能领先自身的有限的人民防空力量遂行相应的任务。这一力量在平时包括有当地驻军、武警、预备役部队、民兵、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人防专业队等,但当战争爆发后,城市驻军、武警、预备役部队,甚至部分民兵都要参加对敌作战任务,剩余的力量只有民兵防空部(分)队、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人防专业队。他们的武器装备、训练素质、作战效能都不可能与军队防空力量相提并论。依靠这些有限的防空袭力量,只能进行近程、数量多的所有重要经济目标进行有效的火力掩护和采取防护措施,是不现实的。因此,防护力量严重不足与重要目标数量多、分布广的矛盾十分突出。
(2)空袭方式多样与重要经济防护手段少的矛盾突出
当代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与装备的飞速发展,使空中打击力量集中了军事高科技的最新成果。空袭一方可以从本土实施远程奔袭作战,在防空袭一方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部署天基、空基、海基、地面、水面和水下的空袭武器系统发射平台,全天候使用多种型号和性能的制导弹药,从多方向、多空域向对手实施超视距、隐形、精确、连续的空中打击。拥有空中优势的一方,依靠其空中力量的强大攻击力和快速机动力,能够对敌方实施非接触、全纵深、高强度打击,其杀伤破坏作用是常规弹药的几何倍数,对目标形成的杀伤破坏效果可与核袭击相比,敌方的许多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目标一旦遭破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在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的空袭面前,防空袭一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实施积极防护的手段非常有限。能否在劣势的条件下实施有效的防护,直接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要完成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任务,必须针对敌各种空袭手段的特点和目标的不同形状、性质,创造性地寻求多种防护方法,并注意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思想认识、法规建设、体制和经费等原因,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不仅缺乏必要的救民于专业设备器材和工具,而且高技术的防护手段研发和运用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防信息化空袭的要求。因此,空袭兵器、空袭方式多样与防护手段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3)次生灾害威胁严重与专业救援队伍不足的矛盾突出
我国城市及城市附近地区都建有数量不同、规模不等的石油化工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这些单位在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战时人民防空袭带来了困难。这些目标的突出特点是:特征明显,隐藏困难防护强度低,抗打击能力弱肉强食易燃易爆泄露,灾害后果严重;生产连续性强,控制复杂,易引起连锁瓜企业防护薄弱。突然发起是信息化空袭的一大特点,处于防空袭的一方往往是猝不及防,难以起有效的对空防御和对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重要经济目标采取防范措施,极易导致城市内的石油化工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遭到精确打击。同时,大量的民用燃气,工业和医药行业中广泛使用与存贮的化学、放射性物质,各类研究所中保存的生物病毒,也可能在遭敌空袭进形成较大规模的次生灾害,导致有毒、传染、放射性物质扩散,也可能在遭敌空袭时形成较大的损失和伤亡,还会严重影响抢险救援行动的及时展开,并长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有毒物质泄露及实施救援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救援力量不足,使许多本可以挽回的损失未能得以挽回,这是人民防空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