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兴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在农村建房审批过程中加大规划引领与管理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提案》,交由365备用网址导航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两违”建筑治理工作,坚持突出重点、改拆结合、以拆为主、依法治理、属地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防控违法违规建筑的制度体系,健全整治违法违规建筑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城乡违法违规建筑集中治理行动,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坚决杜绝“四拆四不拆”现象的发生,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曲靖市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曲靖市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方案》,明确了年度建设计划和工作目标。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积极开展工作。
(二)认真开展摸底普查及查处工作。各县(市、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领导小组,对本行政区域内违法违规建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违法违规建筑名称、类型、建设时间、位置、面积、违建业主、原因等情况,分类统计、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按照“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建立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各县(市、区)通过宣传教育、调查摸底、常态巡查、错时巡查、集中整治等手段加强对违法违章建设的监管查处力度。并按照《云南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进一步开展城镇违法建筑查缺补漏和乡村违法建筑普查复核工作。
(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从2017年1月起,由市直有关部门牵头,组成9个督查组,采取现场抽查、座谈和查看台账方式每月进行一次实地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对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同时,市人居办与各县(市、区)均开通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举报渠道,让“四拆四不拆”现象无处可藏。
(四)加强舆论宣传。开展“两违”建筑治理工作以来,各县(市、区)采取电视媒体、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两违”建筑治理工作,现已在“春城晚报”、“曲靖m”及当地媒体上发布信息200余条,极大提高了公众参与度。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宅基地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村庄建设规划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旧村庄为依托,优化村庄内部用地结构,充分利用村内各种废弃地、闲置地,合理布局公共设施用地、生产用地、道路用地和宅基地。
(二)加强宅基地审批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坚持按规划、按计划、按标准、按程序、按权限依法审批。坚持统一安排,定点放样,不得自行选址。严格执行农民建房按规定办理规划、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台帐制度,坚持“三到场”、“一把尺子”制度,即选址到场,放线到场,砌基到场,严格按照标准批准宅基地。
(三)认真开展违法建筑复核。按照《云南违法建筑处置规定》进一步开展城镇违法建筑查缺补漏和乡村违法建筑普查复核,完善违法建筑地图和表格数据,将施行违建类型、点位、查处拆除情况网上报关和实时动态监管。各县(市、区)健全完善“日巡查、周督查、月暗访、季考核”的两违治理管控机制,设立违建治理有奖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覆盖式、巡回式排查管控,对违法建筑发现一起坚决拆除一起,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量”,对之前违章存量中的“硬骨头”,将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和谐拆违零冲突、依法惩处零宽容,绝不让违法者得利。
(四)加强部门联动。各级规划、执法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执法委托、案件会商制度,健全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设计、验线、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督,及时查纠违法建设行为,着力解决不严格执行规划、擅自改变规划设计、改变土地用途及在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突出问题。住建、国土、规划、城管等部门切实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五)健全城乡监管网络。建立村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加强农村土地规划建设的宣传教育、巡查监督、服务,帮助农户申办建房手续,提高农村建房规划许可覆盖率。加强土地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杜绝“以罚代法”、“以罚代批”行为。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加大巡查力度和次数,将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健全监管网络,及时掌握信息并上报处理。建立动态巡查制度,加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管,建立巡查台帐,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