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65备用网址导航网站!
站内搜索: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曲靖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简报第31期

 麒麟区东山镇:治理“脏、乱、堵”

实现“畅、洁、美”

麒麟区东山镇自年初以来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以“治脏、治乱、治堵”为重点的“三治”行动,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推动村镇形象的整体提升。

整治过程中,东山镇一方面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进了广大群众对三治行动的支持和理解。

另一方面,成立了提升人居环境督促检查组、镇容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专门对辖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真正做到了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推动了全镇人居环境有效提升。

东山镇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机制,实行分片包干进行日常检查督促,形成日清扫,月通报,半年考核兑现,年终总结奖惩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严查道路密闭运输,全镇重要路段设置高清视频检查卡点,实施全天候监管,督导有关企业落实出入车辆清理夹带泥沙污物、加固载物箱体、严密覆盖遮挡等措施要求,做到不清洁、不覆盖不允许出场上路,一经查实的,按照一事双罚办法严惩重罚;狠抓堆煤场、洗车场整治。

 

目前已投资110.2万元,基本完成7条主干道沿线区域整治,支砌挡墙围墙3046米,栽种行道树4360株,绿化55184平方米,墙面绘画2661平方米;推进示范道路建设,修补路面、破旧山体,清理沟渠污物,投资186.6万元完成180公里主干道两侧的绿化和行道树栽种、补植;实施荒山荒坡绿化治理,各村委会、各站(所)、企业单位分段分工进行荒山荒坡补植补栽,投资235万元补种香樟树3000余株,空地绿化2345.8亩;加快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投资200万元建成中心集镇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200立方米,安装完成配套连接管网480米,污水收集管网6500余米,污水排水检查井1个,有效提高处理后水资源利用率;即查即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建筑,组织开展网格化巡查、全覆盖摸底,全镇拆除两违建筑134个点,5865.05平方米。

 

经开区西城街道多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提升

工作常态化

 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2016年年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西城街道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和“33147”新模式的实施,促使街道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确保街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常态化运行。

以常态化的宣传方式,确保舆论引导到位3月份以来,街道不断通过综合服务平台、网站、海报、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大力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的项目、内容、流程等,扩大对辖区群众的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兴媒体等,大力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营造浓厚气氛。截止目前,街道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宣传已制作宣传栏5块,悬挂宣传标语64条,发放宣传手册7500份,组织人居环境提升文艺宣传活动1次。

街道“33147”模式助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常态化“33147”模式是指,在进入人居环境提升攻坚阶段,街道同时建立三级联包工作机制,做到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网格。落实建成区和农村门前三包,发动群众做到每家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录制一封倡议书,每天在村内进行循环播报,提升群众参与度。制定四项制度强保障,实行收费制度、保洁制度、评比制度和公示制度。七大结合促工作,将提升人居环境工作与两学一做、卫生城复检、全国文明城创建、国家食品城创建、森林曲靖创建、安置小区建设和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相结合,齐发力、共创建,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再上新台阶。

在环境卫生日常巡查、信息采集和图文上报方面,街道基本实现了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环境卫生整治监管模式。每天在街道微信工作群里发布当日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动态,截止目前,共发布动态90余条。每周编发一期《西城街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一周动态》,目前共编发13期。以此方式来宣传推广经验做法,监督曝光突出问题,跟踪报道整改情况。同时,街道每周组织一次集中整治行动,发动街道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妇女、民兵共同参与环境卫生的大清扫、大清理和大清运。

 

沾益区炎方乡重规划抓实践 全力改造小集镇

     连日来,沾益区炎方乡精心规划集镇外立面改造,全面调整绿化亮化布局,集中力量整治集镇脏、乱、差,助推小集镇人居环境提升建设。

     精心规划集镇外立面改造。炎方乡完成石坡入口标志性建筑及周边绿化建设的设计方案。对集镇主街可视范围144户、16700㎡建筑的外立面改造进行规划设计,敲定街道统一风格和色调,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打造炎方银杏小镇。规划建设2个污水处理厂,分两个片区完成选址规划, 1个覆盖老街片区及老326国道两侧居民,另外1个覆盖集镇大街及周边居民,污水管网总长6150m。完成集镇大街及横街共32185㎡路面进行白加黑油路改造的规划。

 

     全面调整绿化亮化布局。炎方乡集镇现有路灯37盏,计划按每100m安装1盏的规格增置50盏路灯;原大街栽有香樟树691棵,死亡206棵,小树苗48棵,计划在石坡到假山400m路段补栽香樟树100棵,共补栽景观树354棵。

集中力量整治集镇脏、乱、差炎方乡集中力量整治乡容乡貌,开展集镇摊位整治工作,集镇车辆统一靠右停放,杜绝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现象。对宣天公路等重点沿线的洗车、修理行业进行整治,做到安全施工、规范经营。开展重点沿线、集镇小广告清理和违规广告牌拆除等工作,做到集镇沿街立面和街道地面无乱贴乱画和非法小广告。另外,炎方农贸市场建设已初具规模,待水泥预制块货台搭设完成即可投入使用。

 

马龙县通泉街道多措并举巩固“三治一提升”

工作成果

 

通泉街道总结经验,多措并举巩固三治一提升工作成果,做到思想不松、队伍不散、责任不变、力度不减,切实提高全街道群众的生活环境。

 

该街道通过每月开展一次环境整治综合评比,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大对环境整治工作的人、财、物投入,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促使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将群众反映情况及时反馈给所属社区,并督促社区和街道有关单位及时解决。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专人负责清扫保洁制度》《天天广播宣传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盖,严格管控房屋设施乱盖乱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行为,切实将三治一提升工作落细落小,做到了常抓、抓长。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告农户通知书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实际的宣传活动。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发放《告农户通知书》1.5万份,张贴标语50条,召开村组干部动员会议10次,组织广播宣传车巡回宣传40次。

 

 

陆良县同乐街道吉祥社区巩固提升校园周边环境

    开学季,陆良县同乐街道吉祥社区中枢小学周围再次出现了部分商家出店经营、占道摆摊、乱摆水牌,给孩子上下学带来安全隐患;私发乱发商业广告宣传单页,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流动小吃商贩集中,堵塞交通构成孩子健康危害……

    基于此,吉祥社区在常态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工作中,将重点重心转移到上下学中枢小学周边流动商贩和私发乱发商业小广告现象的整治上。

   随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推进,整治效果大大提升,学校周边环境干净整洁,道路交通通畅有序,学生上下学安全便捷,周边居民拥有了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吉祥社区表示,将持续加强和居民群众的协调配合。只有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共同行动,才能真正为社区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社打造为人文书香的和谐社区。

 

宣威清洗城区主街道路面

    为彻底清除路面积尘,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近日由宣威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消防大队、宛水街道、双龙街道、西宁街道、丰华街道、开发区组成的清洗队伍,出动3辆机械清扫车、6辆消防车、8辆洒水车,利用周末夜晚休息时间,对城区建设街、西宁路、振兴街进行全面清洗,确保道路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泥、无积水、无污迹。

 

行动采用机械洒水洗扫人工冲刷相结合的模式全方位清洗路面,消防队员先用高压水枪机动车道的杂物、灰尘冲至路边,大型高压洗扫车紧随其后,洗扫路面,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执法队员、环卫工人用扫帚对卫生死角的垃圾进行清扫,对冲洗后残留的尘土进行再清洁。冲洗行动从晚上7点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通过清洗,整个街道焕然一新。

 

师宗县清河行动提升人居环境

为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居住条件,连日来,师宗县水务局组织各乡镇水务办开展清河行动”,对河、湖面漂浮物及岸边垃圾予以全面清除。以实际行动改善辖区河道、库区水生态,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百姓营造亲水近绿的环境。

此次清河行动涉及13个乡镇单位,共出动人员160余次,清理库区9个、河流2453段,清理漂浮物、垃圾共计30余吨。为保护青山绿水,打造美丽城乡环境,将持续发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和动员更多人员积极参与集中整治活动。

 

罗平县文笔路治脏治乱治违集中整治启动

     91日下午,罗平县组织近百名干部职工对文笔路开展治脏治乱治违集中整治活动,县政府办及沿街单位的干部职工主动参与,走上街头、走进巷尾,卷起袖子,挽起裤脚,拿上工具,向”“宣战,向”“开战,向不文明行为说。罗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海建才参加整治活动。 

     参加治脏治乱治违行动的干部职工,手拿小铁铲、铁楸、扫帚等清洁工具,认真清扫路面,拔除杂草,清理墙面小张贴小广告,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对店前,路旁任意堆放杂物的经营者进行批评教育。

 海建才在活动中强调,整脏治乱工作长期而艰巨,要真正把环境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抓实,把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倡议干部职工率先带头,全民参与,迅速行动,掀起整脏治乱新高潮。

 

富源:县城3处占道报刊亭被拆除

为进一步提升县城人居环境,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拆除人行道占道报刊亭。

  在县城人行道上,一些报刊亭、电话亭常年缺乏维护,且设置不合理。既失去了原有意义,又影响了通行安全,给县城环境秩序带来影响。

829,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这一乱象进行专项治理,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城惠通街、清溪路、建设路等道路上占用人行道的废旧报刊亭、电信话吧、atm取款机等设施进行拆除。共出动机械设备3台、执法人员40余人,拆除废旧设施380余平方米,进一步规范了人行道秩序,为群众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通行环境。

 

会泽县义通河整治初显成效

     会泽义通河全长14360米,流经金钟、古城、宝云三个街道,以前提起义通河,给人的影响都是脏乱臭,河道内垃圾成堆,无心直视。近日,走在义通河河道周边,河道内垃圾不见了、河道通畅了,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昔日的脏乱臭,变成了如今的洁净美,说起义通河的变化,家住周边的何大爷印象颇为深刻以前这里垃圾成堆,我们的生活垃圾都是倒在河道内,现在好了,河道清开了,垃圾统一收集了,还定时有人来清运,住着舒服多了

据悉,会泽县结合治脏治乱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从7月起,共投资259余万元对义通河开展清淤工作,全面清除河道内垃圾及陈年淤积物,彻底结束河道脏乱臭现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泽县整合住建、水务等部门力量,坚持高标准,高规格,全方位对河道清淤,彻底改变义通河面貌,结束脏乱臭、垃圾成堆乱象。负责河道清淤的施工方告诉我们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机械设备根本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工清理,垃圾体量大,任务重。截止目前,义通河河道清淤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清理河道内垃圾及淤积物24000余立方。

在义通河专项整治行动中,会泽县坚持标本兼治,统筹融合的措施,在治标的基础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治本的目的,在河道周边新增垃圾收集勾背箱30余个,垃圾清运车3辆。下一步计划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污水管网、排水涵管等基础设施,实现对周边住户污水收集和处理全覆盖,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工程施工招标环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从源头上杜绝河水污染,从根本上改善水质,真正让河水变清,大大提升河道周边环境。

为切实强化对河道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联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县、镇、社区三级河长制,明确责任人,压实责任。积极探索和建立河道卫生保洁员和监督员制度,实行划片包保、分段负责,强化对重点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部位的巡查整治力度,每天有专人负责及时清理岸边、河道内中的垃圾,打捞水中漂浮物。下一步计划启动河道智能管控工程建设,通过安装高清电子摄像头、智能语音系统等措施,做到对河道管控无盲区、无死角,真正达到水清、河畅、景美的目标。 

 

 

Copyright©2014 365备用网址导航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8.0或以上版本 ,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滇ICP备10002706号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