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纪实
珠江网讯(记者 朱洪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是城市品位的滋养和脉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立足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把加强文化“软实力”与提升经济“硬指标”同文共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新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惠民项目不断涌现;坚持“从保护上破冰、从建设上破局、从发展上破题”,走好“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每一个坚定步伐,让曲靖百姓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文化大提升
曲靖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秦修“五尺道”,西汉设味县,西晋设宁州,唐设曲州和靖州,因地域相连合称“曲靖州”,故得“曲靖”之名,建制史2125年。在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中,孕育了以爨、堂狼、铜商等为主的特色文化,留下了“南碑瑰宝”的爨宝子碑、“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会泽会馆群、铜商古驿道等名胜古迹,红军长征过曲靖,毛主席挥写了“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千古名句……
远去的文化之灯照亮了未来文化发展的路标。曲靖市从2015年入选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到2016年1月18日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形成市、镇、村3级文化设施和活动网络体系,产业特色与文化传统融合,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伴随着一个个制度性文件相继出台,一项项科研课题紧锣密鼓的实施,曲靖市决策层大处立意,小处着笔,紧扣示范区创建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
坚持示范区创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跨系统、跨部门、跨领域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聚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强大合力,实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坚持多元化投入,在项目资金筹措上,重点采取“财政投入一点、政府融资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社会引入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坚持项目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成了全设置,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珠江源大剧院和市艺术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达标率100%。县级图书馆和县级文化馆全设置,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3个,建成率91%。全市1657个行政村(社区)(新增4个),整合资源后的综合活动室业务用房屋面积达200平方米的有941个,配套文体活动广场884个,占全市行政村(社区)总数的54%。建成农家书屋1632个,建成率达99%。
坚持专业化保障到位,在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为每个行政村(社区)招募1名文化志愿者,同时促进文化队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坚持精准化督导到位,将创建工作纳入县(市、区)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公共文化绩效评价系统。坚持全域化宣传,启动“互联网+”,推进“文化曲靖”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云平台建设。统筹全市各类文化数字资源,全市图书馆数字资源量进一步丰富。市图书馆完成了5个特色资源库建设,市文化馆完成了2个资源库,计划年内完成4个特色资源库的建立工作。
“曲靖品牌”成亮点
曲靖市近年来在文化品牌打造上下大工夫,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爨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突出打造“大珠江源”文化旅游品牌。
规划打造和打磨一批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千里送鹅毛》《大唐公主》《草鞋县令》《“猪”联璧合》《挡车石》《蝌蚪情缘》等剧目。
在文化产业方面,曲靖还将着力打造经开区人民工社影视文化园、“云靖天襄”高科技影视文化产业园、经开区云南人家外滩时尚街区文化产业园、麒麟陶瓷文化产业园、宣威火腿文化产业园、马龙军事主题动漫乐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不仅如此,曲靖市在建设国际高原体育城、打造高原体育品牌上也不遗余力。2017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曲靖站、2017中国曲靖世界铁人三项赛、2017曲靖u19四国赛等国际、国内品牌赛事成功举办,进一步擦亮了“中国—曲靖国际高原体育城”的城市名片;还打造了曲靖市体育运动会、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业余足球联赛、业余篮球联赛等区域性赛事活动品牌。
与此同时,“三下乡”送文化活动常年开展,春节元宵端午节传统节日系列活动、社区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不断,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城乡居民参与面越来越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文化惠民全方位
如今,走进曲靖,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都涌动着欣悦的微笑和文化的深情,体现的是曲靖活力,传递的是曲靖文明,更彰显了曲靖的魅力。
投资20余亿元的市级文化标志性项目“五馆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规划馆)、体育中心“一场一馆”投入使用……这些均得益于我市持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流的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环境。
这厢是文化服务中心,那厢还有文体广场,曲靖大地处处“繁花似锦”。遍布曲靖的农村文化场所,已然成为曲靖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多项服务内容的供给“菜单”,供基层群众“点单”。
在城市,大到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馆、体育中心“五馆一中心”,小到一个个社区文化中心、书报亭、阅读屏,一座座“文化灯塔”树立在城市街头,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家园。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曲靖全市9个县(市、区)加上市级,新建设的图书馆就有7所,截至目前,全市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机构书籍录入查询系统达418万册,达到了人均藏书0.7册,指标完成率100%。
文化遍洒,“种”进了城乡百姓的心田,群众积蓄已久的文化创造热情也被激活了。
长期以来,曲靖市持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春节灯谜活动、书香德邻读书会、历史文化大讲坛、青少年曲艺故事比赛、百乡千村文化惠民演出、“欢乐珠江源”广场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反响较好的活动品牌,充分发挥了文化的引领作用。青少年曲艺故事比赛连续举办了22届,被省文化厅表彰为云南省级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欢乐珠江源”广场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了近20年,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美奂山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被评为全国十八个特色广场文化活动之一。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激发出文化内在活力,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舞台当起了主角。
载歌载舞中,满是对真善美的热爱。文化如一根强韧的丝,串起个体,使曲靖人在集体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滋养着一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