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仰拍:让主体“高大上”
仰拍,简单说就是 “从下往上拍” 。这个角度超适合突出主体的高大、威严,或者营造独特的氛围感。拍建筑,仰拍能展现建筑的宏伟,让高楼 “冲破” 画面;拍人像,仰拍可以拉长人物线条,显得人更修长,还能把天空当背景,简化画面,让人物更突出。
注意点:仰拍人像时,别让镜头太贴近地面,不然容易拍出 “双下巴” ;拍风景建筑,找好对称线,比如建筑的中轴线,仰拍会更稳、更有冲击力。
(三)俯拍:“上帝视角” 看细节
俯拍,就是 “从上往下拍” ,相当于你站在高处往下看。拍美食,俯拍能展现美食的全貌和摆盘;拍人像,俯拍有 “瘦脸” 效果(偷偷说,很多网红自拍都用这招) ;拍场景,像操场、花海,俯拍能呈现整体布局,超有视觉冲击力。
小玩法:拍人像俯拍时,让人物做些互动,比如捧花、看书,画面更生动;拍静物,用俯拍搭配简洁背景,突出主体。
(四)鸟瞰:“上帝视角” 升级版
鸟瞰,比俯拍角度更高,一般得借助无人机或者在高楼、山顶等高处拍摄。这角度适合展现宏大场景,比如城市全景、山川河流。拍城市,鸟瞰能让密密麻麻的建筑、街道变成一幅 “地图” ;拍自然景观,鸟瞰能呈现山脉的走势、河流的蜿蜒,超震撼。
小提醒:用无人机鸟瞰时,注意安全和法规;没无人机的话,找高楼天台、山顶等制高点,也能拍出类似效果,就是视角没那么广。
二、拍摄方向:转个身,故事就不同
(一)正面:直接又真实
正面拍摄,就是镜头正对着被摄对象的脸或主体的正面。拍人像,正面能清晰展现表情、五官,给人 “面对面交流” 的感觉;拍建筑、物品,正面能展示全貌和细节。比如拍证件照,肯定是正面;拍博物馆展品,正面能让观众看清标签和外观。
小细节:正面拍人像时,补点侧光,别让脸太 “平” ;拍物品正面,注意背景简洁,突出主体。
(二)侧面:藏着“故事感”
侧面拍摄,镜头对准被摄对象的侧面。这角度超适合展现轮廓、线条,比如拍人物侧颜,突出鼻梁、下巴的线条;拍奔跑的人,侧面能展现动态感;拍建筑侧面,能突出建筑的造型和结构。
小创意:拍侧面人像时,让人物做些动作,比如回头笑、低头思考,增加故事感;拍风景侧面,比如拍山峰侧面,找好光线,突出山体的阴影和立体感。
(三)斜侧:“藏一半,露一半” 的神秘
斜侧,就是镜头在正面和侧面之间的角度。这角度既有正面的清晰,又有侧面的线条感,还带点 “神秘感” 。拍人像,斜侧能显瘦,还能让脸的立体感更强;拍物品,斜侧能展示多个面,比如拍杯子,斜侧能看到杯口、杯身和手柄。
小技巧:斜侧拍人像,让人物眼睛看镜头或看向一侧,表情更生动;拍物品斜侧,搭配光影,比如用台灯打侧光,突出质感。
(四)背面:留给观众“想象空间”
背面拍摄,镜头对准被摄对象的后背。这角度超有 “意境” ,能让观众自己联想。拍人像背影,能传达情绪,比如孤独、期待;拍风景背影,比如人物站在海边看落日,画面充满故事感。
小玩法:拍背影时,让人物穿有特色的衣服,或者搭配环境元素,比如头发被风吹起、手里拿花,增加画面细节。
三、拍摄景别:“远、全、中、近、特” ,讲好故事的节奏
(一)远景:“大场景,小主角”
远景,就是把主体放在大环境里,人物或主体占画面比例很小。这角度适合展现宏大环境,比如拍沙漠里的行人、草原上的羊群。远景能让观众感受到 “广阔” ,突出环境的震撼,也能反衬主体的渺小。
小建议:拍远景,选好天气和光线,比如日出日落时的天空,能给远景加分;用广角镜头(手机打开广角模式),能拍得更宽、更广。
(二)全景:“主体完整,环境也在”
全景,要让主体(比如人物)从头到脚、完整出现在画面,同时带点环境。拍人像全景,能展现人物全身和所处场景,比如在海边拍全身照,人物和大海都有;拍建筑全景,能看到建筑整体和周边环境。
小窍门:拍全景人像,注意人物姿势别太僵硬,和环境互动起来,比如伸手摸树、低头看脚边的花;拍建筑全景,找好对称点,让建筑居中或有规律排列。
(三)中景:“人物为主,环境为辅”
中景,一般拍人物膝盖以上或主体的主要部分,同时保留部分环境。这角度能突出人物动作、表情,又有点环境衬托。比如拍人聊天,中景能看到两人的互动和周围的咖啡桌、沙发;拍动物,中景能看到动物的姿态和所处的小环境。
小细节:中景拍人像,抓准动作瞬间,比如笑、挥手;拍动物,耐心等动物有 “故事性” 的动作,比如猫咪伸懒腰。
(四)近景:“聚焦表情和细节”
近景,拍人物胸部以上或主体的局部,重点展现表情、神态或细节。拍人像近景,能看清眼神、微表情,传达情绪;拍物品近景,比如拍手表表盘、花朵花瓣,突出细节质感。
小技巧:近景拍人像,用大光圈(手机打开人像模式)虚化背景,突出人脸;拍物品近景,用微距模式(部分手机有),能拍得更清晰、细节更突出。
(五)特写:“放大!再放大!”
特写,就是聚焦局部,比如人物的眼睛、手部,物品的一个小零件。这角度能把细微之处放大,传递强烈情绪或突出关键细节。拍人像特写,一个眼神就能讲故事;拍物品特写,比如钻石的光泽、树叶的纹理,超有质感。
小提醒:特写拍人像,注意皮肤、眼神的细节,补点光让皮肤更通透;拍物品特写,稳定相机(用三脚架或找支撑),不然容易模糊。
四、实战组合:用角度“编故事”
光知道单个角度不够,得学会组合!比如拍 “女生在公园看书” :先用远景拍公园全景,展现环境;再用全景拍女生坐在长椅上的全身;接着中景拍她翻书的动作;然后近景拍她的表情;最后特写拍书本上的文字或她的手部。这样一组照片,从环境到细节,故事就完整了!
再比如拍建筑:仰拍 + 正面 + 全景,展现建筑宏伟;俯拍 + 鸟瞰 + 远景,展示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
五、总结:
拍摄角度,不是死板的规则,而是创意的工具。平拍、仰拍、俯拍、鸟瞰,换高度看世界;正面、侧面、斜侧、背面,转方向讲故事;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用景别控制节奏。
新手别慌,拿起设备,先从单一角度练起:拍家人,试试不同方向;拍风景,换换高度;拍小物件,玩玩景别。拍多了,自然就懂怎么组合,怎么用角度表达想法。
记住,摄影没有“标准答案”,你的视角,就是独特的故事。大胆尝试,让那些藏在角度里的魔法,帮你拍出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的好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